关于举办2025年辽宁省辽宁省虚拟现实与新媒体创新设计大赛校级选拔赛通知

辽宁省辽宁省虚拟现实与新媒体创新设计大赛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赛事。虚拟现实与新媒体是数字艺术领域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在信息社会发展与数字平台资源建设方面具有特色优势。竞赛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部署,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数字产业与产业数字化建设,提升虚拟现实与新媒体领域内的交流与协作空间,实现学科交叉与专业交叉的特色定位,构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选拔优秀学生团队参加2025年辽宁省辽宁省虚拟现实与新媒体创新设计大赛,决定举办校内选拔赛。具体事项如下:

一、参赛条件

1.本次比赛主要面向全校本科、研究生。参赛学生在指导教师辅导下,以个人或团队的方式参加竞赛。

2.作品以个人或集体创作形式投稿,集体创作人数26名学生,每件作品的指导老师,不得超过2人。

二、大赛的内容与方式

本次辽宁省虚拟现实与新媒体创新设计大赛艺术与科技为主题,突出强调在艺术创新、数字创意、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文化遗产、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数字文旅等领域积极开展数字艺术创新设计;作品主题积极向上,能够体现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具有一定艺术审美与创新力。

1.虚拟现实设计

侧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探索分析特定问题、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评价标准为关键技术创新性、行业应用创新性、技术成熟度、知识产权应用创新及是否对特定问题可以示范推广应用。作品要求提交完整技术解决方案、产品、应用案例等,并说明作品团队拥有相关的硬件、软件及知识产权。

1)文化创意(文化+科技融合、艺术+科技融合等);

2)数字孪生(VR+数字城市、数字化工业、VR+教育等);

3)智能互动(VR+头盔设备、VR+生活娱乐、VR+游戏、VR+AI等);

4VR影视、VR动画(沉浸式叙事、360度全景视频、交互式电影、虚拟制片等);

5)数字人、虚拟偶像、虚拟角色设计(虚拟形象生成、动态捕捉、AI驱动、虚拟直播等);

6)其他(包含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

参赛个人和团队可任选一个方向进行作品创作,侧重艺术、设计类专业成员可与理学、工程类专业成员共同组成融合团队进行创作。

在开发、设计、应用过程中的作品描述文件(PDF),包括:功能性指标、技术方法、使用工具、特色说明、创新思路、应用性及前景分析等;展示作品内容、应用程序或硬件产品的短视频(1-3个,累计播放时长不超过5分钟)。带参赛者水印的作品内容等。画面分辨率1920*1080;格式:mp4格式,视频压缩文件不超过 200 MB

2.数字动画设计

结合竞赛主题与定位,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定格动画等形式均可,作品要符合动画创作的基本要求。能够体现出作品的创作内涵与艺术表现力,以及数字制作技术创新等。时长:10分钟以内,24/秒,不要倒计时。作品提交须有配音、配乐,画面分辨率为1920*1080;格式:mp4格式,视频压缩文件不超过200MB

需提交作品的设计说明文件(PDF),内容应包括:作品主题、技术方法、使用工具、特色说明、创新思路等部分。

3.数字绘画设计

数字绘画设计需围绕竞赛主题与定位,运用计算机软件及数字绘图工具进行创作,插画、漫画、游戏美术、概念设计、场景设计等形式均可。投稿作品不超过5张;画面尺寸要求规格A3297×420mm),分辨率300dpi;格式:JPG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200 MB

需提交作品的设计说明文件(PDF),内容应包括:作品主题、技术方法、使用工具、特色说明、创新思路等部分。

4.数字媒体设计

结合竞赛主题与定位,作品包括用户界面交互设计(H5设计、网页、智能设备界面、用户体验研究等)、动态视觉设计(数据可视化、信息图表动画等)。

需要提交设计展板,含界面高保真设计图、交互流程图和可视化图像等。版面格式为JPGA3尺寸,分辨率300dpi;提供工程源文件和动态交互演示视频,MP4格式,3分钟以内,视频压缩文件不超过200MB

需提交作品的设计说明文件(PDF),内容应包括:作品主题、技术方法、使用工具、特色说明、创新思路等部分。

5.数字影像设计

结合竞赛主题与定位,短视频、微电影、影视广告等形式均可(实拍与后期效果结合、全数字化制作等);时长在10分钟以内,画面分辨率为1920*1080,格式:mp4格式,视频压缩文件不超过200 MB

需提交作品的设计说明文件(PDF),内容应包括:作品主题、技术方法、使用工具、特色说明、创新思路等部分。

6.工业遗产设计

结合竞赛主题与定位,工业遗产改造、空间重新规划、工业城市更新、工业遗址景观等方向创作与设计均可。格式:图纸规格为A01189×841mm),文件格式为JPG,分辨率不低于200dpi,每项作品不少于2张图纸,文件大小不超过200 MB,竖版布置,不符合图纸要求的作品作废。

内容:能充分表达作品创作意图的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透视图、图解,以及植物配置图、景观小品设计、景观效果图、鸟瞰图、设计说明(组合于图面之中)等,比例不限。

7.文化IP创意设计

结合竞赛主题与定位,通过文化IP形象设计、文创产品设计、文化体验设计等多元化设计形式,创造一系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原创文化IP设计作品。

1)静态设计:设计图,含IP文化背景调研、IP形象三视图、延展设计、应用场景等。投稿作品不超过5张;画面尺寸要求规格A3297×420mm),分辨率300dpi;式:JPG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200 MB

2)动态设计:视频展示,时长为15—3分钟,画面分辨率为1920*1080,格式:mp4格式,视频压缩文件不超过200 MB

需提交作品的设计说明文件(PDF),内容应包括:作品主题、技术方法、使用工具、特色说明、创新思路等部分。

三、竞赛程序与时间安排

1.校赛报名时间为:20251011-20251115日。参赛者必须在截止日期前登录学校创新创业平台完成报名。

2.省赛报名时间为:2025922-20251115日。

3.20251116-20251118日进行校赛评比及省赛推荐。

四、报名方式

1.省赛平台(省赛)和校平台(校赛、省赛)同时报名,并提交作品才算报名成功,并且报名信息要保持一致。

2.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共享平台地址:http://cxcy.upln.cn

3.每位参赛负责人可以申报两个不同赛道的作品。两个作品必须具有独特性,不得有重复或相似之处。如发现作品之间存在雷同,相关参赛作品将被取消评审资格。

五、评审标准

1.创新性(40分):设计作品能够体现艺术与科技的创作主题,在创作内涵、设计思维、数字创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设计,能够体现出数字艺术的综合性与交叉融合性等特点,作品能够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并具有创意设计的前沿开拓性。

2.可行性(20分):配合竞赛主题,设计者应关注设计创意与当前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当前数字艺术行业发展趋势与数字经济产业现状,设计能够贴合实际,有一定的可行性。

3.设计表达(20分):设计作品或方案具有一定的美学理念,能够充分体现数字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与独创性,设计表达要具备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4.技术应用(20分):设计作品或方案能够体现数字制作的技术特点,在软件应用与技术表现方面熟练,能够综合运用不同数字平台及软件进行设计与制作,具有较好的视觉呈现效果。

六、奖项设置

校赛优秀作品推荐至省赛的名额,校级奖项将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与三等奖,具体获奖名额将根据校赛实际报名数量综合确定。

七、联系方式

主办单位: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

承办单位: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18340312375

竞赛QQ群:725801322


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

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

20251011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1日

Copyright@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创新创业学院 2014-2024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1号 邮编:113001 电话:024-56866796